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凉棚造句

1 他那黑长的寿眉弯下来像两个凉棚,使下面那双眼睛显得格外的精明和幽深。

2 但是当我下楼吃早饭时,河边的凉棚下摆满了美味佳肴,唯一证据表明城市处于动荡之中的是曼谷邮报上的报导。

3 绿色的枝叶一个个向四面展开的绿色凉棚。

4 遮阳棚和植被凉棚需要伸出比北向的开口更大的宽度,保持它们向外开启的同等距离。

5 夏日高温来到,凉棚为你搭好,清风逗你微笑,清凉与你拥抱,清爽与你舞蹈,清心钻你怀抱,清净伴你逍遥。你现在早已不清不白了,那就尽享神清气爽吧!

6 试想那样庞大笨重的凉棚头,顶在一些尚未全成人形的孩子们身上,究竟类乎不类呢?

7 后在大门的上端新建了一个遮雨的凉棚.

8 防锈、刷油漆项目:广告牌、围栏网、凉棚挂、管道、金属构架、高炉、化工反应塔等设备刷油,防腐蚀、白蚁防治工程。

9 你把被子盖在我身上,那样就好象搭了个凉棚,我会很舒服的,快点儿来晒被子吧!

10 他们坐在花园尽头由叶子搭成的凉棚下观看落日.

11 她手搭凉棚,遮挡着眼前的风雨,向地平线眺望,就在这时,她看到了他。

12 我手搭凉棚,骋目望去,山上长满了檀香树,离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股的香味。

13 造型如革命京剧中八路军侦察员的军人,如果配以手搭凉棚的动作效果更佳。

14 颁奖仪式上,瑞典全队都非常兴奋,并且同时作出手搭凉棚表示“再见”的手势。

15 所以我手搭凉棚,直到凉棚上的草。

16 我到现在还记得,孙悟空要往前看,是手搭凉棚,还要缩着脖子,有的时候坐下来跷着二郎腿,还要抓抓痒,这些经验在当年创作时对我们的启发很大。

17 菜园里最大的收获就是丝瓜了。丝瓜藤沿着架子形成了一个“丝瓜凉棚”。一阵风吹来,丝瓜一根根在凉棚下随风摇摆,朵朵黄色的丝瓜花点缀其中,散发出阵阵花香。想吃丝瓜了,就随手摘两根,真是新鲜极了!

18 夏天,葡萄的叶子长得更茂盛了,郁郁葱葱的,把整个葡萄架遮得严严实实的,远远望去,就像绿色的凉棚。

19 四位游客来到葡萄沟,看到葡萄蔓顺着葡萄架盘缠着,一片片绿叶连接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,有红的、白的、紫的、深红的、淡绿的,五光十色,美丽极了。

20 上主的眼常注视爱慕他的人,他是大能的保障,是强有力的后盾,是隔除热气的屏风,是遮盖正午太阳的凉棚。

21 你的篷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作的,可以作你的大旗。你的凉棚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,紫色布作的。

22 鹅卵石清新的色彩映衬出池畔蓝色八仙花的明媚,带秋千的弯弯凉棚勾勒出一隅的露台空间,池塘与住宅相映成辉,浑然一体。

23 挥汗如雨的司炉工是劳模的常见形象,伸出半个身子手搭凉棚远眺的火车司机也成为祖国开拓者的化身。

24 约摸半个月之后,沈孝兴勉强地坐在一块露天的大石台上面晒着太阳,后面不远处的凉棚里面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,这姑娘看上去非常甜美。

25 小老头抹起袖子擦了擦顺着耳鬓流到腮帮子上的汗珠,手搭凉棚看了看天,又看了看隐在阴影当中的山坳,这就是四里八乡有名的乱坟岗子。

26 沿河村可是学风兴盛的文化之乡,即使是整日下地的老农也都粗通文墨,凉棚坐的三五十人更是沿河村中的精英,他们对诗词对联的浸润远非普通人所能比拟的。

27 那些坐在阳光照入一侧的乘客,纷纷举起报纸、手提袋甚至阳伞罩在头上,搭起“凉棚”蔽阴。

28 云端学院给云昊分配了一套联排别墅,有屋顶花园,藤蔓缠绕的凉棚,夕阳西下,满目青山,云昊与凤凰小队的几位美女讨论学习。

29 本周五起,游客在位于卢湾区的世博园区鲁班路出入口处排队入园,不仅有凉棚可供遮阳避雨,遇上高温,安装在凉棚上的喷雾设备还会为游客带来丝丝凉意。

30 陈志刚的这批花馍造型各异,仅仅是猴子的造型就有十来种,有的手搭凉棚极目观望,有的怀抱仙桃喜不自胜,个个妙趣横生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