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贫苦造句

1,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。啊,多麽幸福的时刻啊!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,我该多麽幸福啊!

2, 为人臣者,以富乐民为功,以贫苦民为罪。

3,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。啊,多么幸福的时刻啊!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,我该多么幸福啊!

4, 在旧社会,贫苦人家身不由己,被迫当牛作马。

5,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,即日少几小时的贫苦。

6, 与肩挑贸易,毋占便宜;见贫苦亲邻,须加温恤。

7, 向贫苦的人施舍就是施舍给命运女神。

8, 旧中国贫苦的人们为了个人或全家的温饱,整天东奔西走,忙个不停。

9, 贫苦就如熔炉,伟大才智都会在其中炼得纯净和永不腐蚀,正如钻石那样,能够经过千锤百炼而不分粉碎。

10, 旧社会,贫苦百姓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。

11, 出身贫苦,不可骄傲;创业艰难,不可奢华;努力不懈,不可安逸。

12, 处逸乐而欲不放,居贫苦而志不倦。

13, 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;死亡贫苦,人之大恶存焉。

14, 在旧社会,贫苦农民食不裹腹,衣不蔽体。

15, 旧社会,富豪绅士的生活和贫苦农民的生活,真是天壤之别!

17, 经过许多人集腋成裘的努力,许多贫苦家庭的生活才得以改善。

18, 泰瑞莎修女救助贫苦,悲天悯人的精神令人敬佩。

19, 看了这个贫苦家庭的生活窘况,你竟全然无动于衷,难道真是铁石心肠?

20, 一个贫苦的欧洲移民对一个他一无所有的国家会有什麽感情?

21, 牛郎则下方一贫苦孤儿也,常受兄嫂虐待,分与一老牛,令其自立门户。

22, 他们用贫苦百姓的钱修了这座宏伟的庄院。

23, 马臭子讲到他们家自清朝以来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佃户,全靠租种地主的土地过日子,自家不曾有过一分地。

24, 他家虽然桑户蓬枢、生活贫苦,但在买书方面从来都很舍得花钱。

25, 农民协会领导牌坊店农民两次大闹龙潭寺,将财产分给贫苦农民。

26, 中农看到汉奸大地主被斗倒,贫苦农民被霸占的财物得到了偿还,他们便急不可耐,也想分享一份。

27,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,来到巴黎后,开始了卖笑生涯.

28, 广大贫苦农民有所恃而增加了革命勇气,地主阶级有所惧而不敢胡作乱为。

29, 第二共和国分崩离析之时,正是贫苦的尼日利亚人鼓舞欢欣之时。

30,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,幼随父参加农活,砍柴捕鱼.

31, 许多伟人曾经是贫苦、不足轻重的小孩。

32, 如此,贫苦的人获得希望,邪恶将闭口无言。

33,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农民的脸渐渐消瘦下来,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。不论条件怎样恶劣,工作多么辛苦,农民们都会坚持住,因为他们知道,只有劳动才会使他们走出乡村,远离贫苦,毕竟劳动创造美好未来。

35, 阿育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家庭作为人生的基点,首先在家庭中体现他所说的那些道德。主要是要服从父亲,尊崇老师和长辈;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;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;对待动物要仁慈,不能滥杀。

36,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推行以来,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,使得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。

37, 所见所闻较少,受传统主流文化影响有限,人物传说中历史英雄人物较多,文化英雄人物较少,当地民众虽生活贫苦但住处山水风光优美,民众有自得其乐的心态。

38, 全国城市周围都出现所谓“胡佛村”,村中的纸板棚之中聚集着贫苦无告的人们.

39, 这些区域不属于“17条协议”所涵盖的地区,土地改革与全中国同步实行,广大农奴和贫苦藏民们开始拒绝向喇嘛寺院和农奴主缴租。

40, 她仿佛就是他觉得布满了身边的那漫无边际的悲悯,此刻化成了肉身,正不辞劳碌地扮演着贫苦老妇人的角色,朴实无华,以其遭际感人泪下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