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摸清造句

1、如不摸清敌人的强点和弱点,不避开敌人的强点而利用敌人的弱点,就不能取得胜利。

2、没摸清门在哪里,就非要进,其结果当然就是撞墙。

3、为了抓住贩毒分子,他乔装打扮成“接货人”,摸清情况后,才将贩毒分子一网打尽。

4、为了摸清情况,他们耐心地、细致地挨门逐户去调查访问。

5、上半场先摸清对方实力,以守为主,下半场积极进攻,后发制人。

6、在没有摸清情况的时候,大家不要轻举妄动,免得惹出新的麻烦。

7、在没有摸清楚敌人动向志之前我们最好按兵不动,以保完全。

8、摸清家底,松江各街镇、村、队在改革中不惜耗时、耗力,力求毫厘不差。

9、目的摸清贵州省余庆县鼠种及优势种,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,为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。

10、目的:摸清宜兴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,以制订本地区贫血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。

11、结果:摸清了钟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,农村高龄老人的社会心理特征。

12、为摸清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中粘接界面上的应力分布,本文利用ANSYS商业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。

13、目的:摸清广州市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水质的致突变性.

14、你的任务是摸清美国第一集团军的力量,包括步兵的数量,炮点和空军情况.

15、要摸清那些诡谲多变的股票、债券和商品交易的来龙去脉。

16、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,把该退的陡坡地果断地退下来.

17、通过对武夷山市竹林鼠害的调查,摸清了竹林主要竹鼠的种类和鼠害发生原因。

18、入户调查的目的是摸清人口底数,纠正户口登记项目中的差错,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。

19、摸清了该系统中在液氮温区呈现超导电性的材料组成范围。

20、通过执法人员的走访调查,摸清了非法电玩的经营规律。

21、目的摸清临桂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,找出问题的产生原因,指导防治对策的制订。

22、到目前止,市直党政机关超编人员情况已基本摸清。

23、前言:目的:摸清四川省农村改厕工作的现状,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
24、他先摸清情况,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,一时舍不得穿,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。

25、结论基本摸清秀屿港口岸蝇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,对实施蝇类生物控制和开展传染病监测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26、目的:摸清四川省农村改厕工作的现状,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
27、一个企业进入一个陌生领域,在制定战略时,专业知识并不重要,关键在于摸清基本规律。

28、思想感情的潮水需要疏导,水可以载舟,也可以覆舟。问题在于怎样摸清水性,因势利导。

29、随后,该院反贪局局长刘东带队迅速赶赴儋州林场,通过走访调查林场职工、橡胶林地承包人、林场干部,很快摸清了林场职工连续两年上访的始末根由。

30、以1994年二轮延包和2008年经营权换发证为基础,摸清承包面积,做好承包地块、面积、位置、四至、权属的公示。

31、他们在宾馆、珠宝店、婚纱店窥视中国顾客,并跟踪到中国人住所,把举办婚礼的时间地点等情况摸清后制定抢劫计划。

32、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白颐说,决策者首先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竞争力的判断,摸清优势、不足所在,然后依此再做规划、定位,这样做特别务实。

33、近年来,冷水江利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的优势,通过上门登记、电话联系、分片走访等形式建立数据库、更新档案,摸清了回乡高校毕业生人数。

34、各级干部职工通过挨家逐户的调查走访,记录下真实可靠的信息,拓宽群众诉求渠道,进一步摸清了困难群体实情,并对症下药,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。

35、爬岗岭,走洼地,姜昭怀在赵锡旺带领下沿途查看旱情、摸清放水沟走向后,一个电话调来镇水利水产服务中心的6台潜水泵。

36、对此,全国人大代表们认为,“保命田”要“保量”更要“保质”,必须加紧摸清3973万亩“保命田”的土壤污染质量状况,确定农田污染的划分标准。

37、——针对有的地方和单位职数管理比较混乱、底数不清等问题,全面摸清底数、明晰底账。

38、教育干预若要在每一学生身上均产生满意的效果,就必须摸清各个学生的个别差异,而这必须落实到认知风格的研究上。

39、在打工期间偷盗大量配件却不知贵贱的俩青年,在寻找买家,试探销赃,借机摸清“行情”的路上被抓获。

40、本文利用威尔逊模型,通过对焦作旅游业国内客源市场的前景分析,试图进一步摸清其客源市场的潜力,并为焦作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