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杂色造句

1、草原与大海不同,大海虽一望无际,但是它掺有点点杂色,而草原却是放眼望去遍是青色。当你在草原中停留时才会发现原来我是如此渺小;当你在草原中尽情奔跑时才会发现原来我的速度是如此缓慢;当你在草原中随手扔垃圾时才会发现我的品质是如此低劣!

2、天那么蓝,连一丝浮絮都没有,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,瑰丽地熠熠发光。

3、该场近年来先后育出6个杂交品种,“杂色鲍与皱纹盘鲍杂交子代的选育”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,去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4、白色和纯色的山羊毛是最受欢迎的,但是杂色马海毛的受欢迎度也在增加。

5、皇室蓝:鱼身深蓝无杂色。有时腹鳍尖端有白或黑斑。

6、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,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?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?你不语。

7、紫罗兰花往往是杂色的。

8、较导电的碳黑零件一般都有杂色斑驳,喑诲无光泽的表面.

9、同时,“杂色鲍重大病毒防治技术”等14个项目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,天威飞马的墨盒装置项目还夺得国家和广东省专利奖金。

10、经多年筛选,该公司选育了二个杂交鲍,即杂色鲍和皱纹盘鲍,受到全国各地市场的欢迎。

11、研究了在突变和渐变两种情况下,杂色鲍对高水温、低盐度的耐受性.

12、它的学名叫做蟪蛄,浑身有着晦暗的杂色,拿在手里觉得花不棱登的,但这种杂乱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。

13、1997年试验“杂色鲍人工育苗”成功,填补了国内空白,转变了过去“鲍苗南运”的现象,实现了“南鲍苗北运”。

14、一个转折点,应用在杂色函数。在创建虚肿的或崎岖不平的效果特别有用。

15、高ISO下可选择去噪功能,可以移除杂色噪点而不会丢失太多细节.

16、结果显示,弧菌广泛存在于杂色鲍养殖环境中,且杂色鲍养殖池池水中的弧菌密度大于进水口海水。

17、云无杂色,朵朵清洁比过羊脂白玉。

18、不过还好,振业集团派来几个专家,对杂色蛤的养殖进行了细心的关注与管理,所以,徐浩心里还是比较放心的。

19、细雨蒙蒙,月季花似乎不怕雨淋,还是在枝头昂首怒放,颜色是那麽纯,没有一点杂色。蒙蒙的细雨好像给月季花披上了一层轻纱。

20、秋天正是紫荆树开花的好时机,花正在枝头上怒放,红的耀眼,颜色是那么纯。没有一点杂色。简直就像熊熊火焰。

21、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,颜色是那么浓,那么纯,没有一点杂色,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。

23、我家养了两只小白兔,它们全身裹着雪白的绒毛,不掺一点杂色,就像穿着雪白雪白的皮袄,看上去很讨人喜欢。

26、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昂首怒放了,颜色是那么浓,那么纯,没有一点杂色,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。

27、夜风起,疑是樱花落草声,凄切嘹唳伤夜情。一人望,独踟蹰,众花杂色满上林,流水绕孤村,绕孤村。

28、除了灰腹灰雀外,近期上海及周边地区还出现了较多平日罕见的冬候鸟和旅鸟,包括北朱雀、日本歌鸲、红翅绿鸠、杂色山雀等。

29、豚鼠,天竺鼠:一种体小、短耳的豚鼠属家禽啮齿类动物,毛杂色、尾短几不可见。

30、沐官岛资源丰富,有600多亩滩涂,浅海水面广阔,盛产鲅鱼、鲐鱼、海参、鲍鱼、杂色蛤、对虾等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