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旰食造句

1, 他多次自励,只要能“救乱”,那怕是宵衣旰食,头上再添几许白发,也在所不计。

2, 周恩来总理宵衣旰食,日理万机,得到人民的爱戴。

3, 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,可是在生活上却"宵衣旰食",经常不吃肉。

4, 愿的追求宵衣旰食,愿永远学而不厌。

5, 刘成一家一直过着宵衣旰食的生活.

6, 周异当洛阳令时,宵衣旰食,克己奉公,积劳成疾,几年后撒手人寰。

7, 可怜他辛苦十七年,励精图治,宵衣旰食,勤俭节约,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。

8, 这让宵衣旰食、孜孜求治却偏偏亡国的崇祯是何等羡慕嫉妒恨啊!并且,在他任内,祥瑞不断,连千年难遇的“黄河清、圣人生”。

9, 朕宵衣旰食,不敢妄自菲薄,今又得此良将,此天佑我大明。

10, 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,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,也让人难以忍受。

11, 奈何积弊太深,人心坏朽,隆庆皇帝虽天姿英纵宵衣旰食,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。

12, 旰食宵衣勤政务,不期文革沦监护。

13, 御史大人,恕个罪说,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,勤勉躬亲。

14,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,倒想振兴大明。

15, 然而当日本人举国上下宵衣旰食、毁家纾难地为扩充海军而努力的时候,中国政府却挪用北洋军费去修建颐和园。

16, 东迁栎阳以后,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,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。

17, 霸主有旰食之忧,黎民怀荼毒之痛,戎首交并于中原,何遽笾豆之事哉!然“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”。

18, 几十年来柳周宵衣旰食,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,最容不得惰政贪墨。

19, 朱由检一生操劳,旰食宵衣,每天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,节俭自律,不近女色,天天生活在操劳、恐惧、痛苦、烦躁与焦虑之中。

20, 他宵衣旰食,以求公正地处理狱案,总是无暇顾及婚事。

21, 他们旰食宵衣,兢兢业业,三折肱而为国手,将报纸办得风生水起,有滋有味。

22, 一个宵衣旰食,朝乾夕惕,鄞于政事,但最终落得亡国下场的末代皇帝.

23, 当今圣上忧国忧民,励精图治,事必躬亲,宵衣旰食,乃是中兴之主啊!

24, 我皇考旰食宵衣,勤求民瘼,无日不下减赋宽征之令。

25, 陛下还淳复古,宵衣旰食,不矜细行,恐非圣德所宜。

26, 高拱一直还当着皇上的秘书,知道皇上如今勤政,真可谓是宵衣旰食,既然深夜急召内阁大臣与兵部两位堂官议事,想必所议之事非同小可,一时半会且回不来。

27, 大人、大明朝历经2百多年,不思进取,守祖制,不革新,当今皇上虽宵衣旰食,非三国之亡国之君,但颓势久己,非一日之功,改朝换代迫在眉睫。

28, 而且还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崇祯帝,一个声名赫赫的亡国之君,宵衣旰食,夕惕朝乾,却最终换的个‘自挂东南枝’的悲剧的皇帝。

29, 但考察历史,我们同样会发现,崇祯在位期间,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,兢兢业业。

30, 朱由检在位17年,二十多岁头发已白,眼长鱼尾纹,可以说是宵衣旰食,夕惕朝乾。

31, 崇祯皇帝每天旰食宵衣,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,治理朝政,节俭自律,不近女色。

32, 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、宵衣旰食,卧薪尝胆。

33, “昔我皇考,宅是广居,旰食宵衣,左图右书,园林游观,以适几余。

34, 勇尔武者,国之柱梁,天子有命,宵衣旰食。

35, 再说北京,崇祯皇帝自登极以来,肃清阉党,重整朝政,忧心国事,苦撑危局,事必躬亲,励精图治,宵衣旰食,一心想做个中兴之主。

36, 宵衣旰食理国事,太子成年把权交。

37, 要说这个朱由检,还真不是一个亡国之君,旰食宵衣,恭俭辛劳,在位十七年,是位非常勤政的皇帝。

38, 自登基以来,自己勖进勤免,旰食宵衣。

39, 考察历史,我们会发现,崇祯在位期间,的确做到了旰食宵衣,兢兢业业……

40, 这几年你父皇殚精竭虑,宵衣旰食。

41, 若夫失之毫厘,则差若千里,覆军杀将,势不逾息,可不惧哉!故有患难,君臣旰食而谋之,择贤而任之。

42, 这匾上‘宵衣旰食’四个字是朕自己写的,朕总不能自打耳光吧!你吕大伴这个时辰不也还在司礼监看折子吗?

43, 木婉清宵衣旰食、任劳任怨,昼夜守护在段誉身边。

44, 小词,你知道的,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命运的我,宵衣旰食日理万机。

45, 如果是,那宵衣旰食、简朴勤政的当今圣上又该置于何地呢?

46, 就是他的家人也不同意他这样宵衣旰食、不注意身体瞎忙活,没人看好他,更没人给他支持,连心疼爱他的如溪虽不反对但也是常常劝他要注意身体。

47, 每推至诚,以御方夏,庶以仁化,臻于太和,宵衣旰食,意属于此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