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
鱼米之乡造句

鱼米之乡的意思解释: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。

鱼米之乡造句大全

1、越北地区雨量充沛且河网密布,著名的红河不仅给当地带来丰富的水产资源,更把上游肥沃的土壤裹挟至此,形成了有鱼米之乡之称的红河三角洲。

2、由于地处骆马湖和白马湖两大湖区之间,骆马县虽然背负“鱼米之乡”。

3、我们村山清水秀,可是个鱼米之乡啊!

4、清泰立交桥两端各有两个雕塑,都是上世纪80年代造的,分别叫鱼米之乡、香茗之都、丝绸之府、文物之邦。

5、孙洪留的家乡在金坛市西北部的建昌圩埂村,一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。

6、松江府从元朝开始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,在明朝初期、中期,松江府以小小的三县之地,缴纳的米粮税赋几乎年年都是南直隶之冠。

7、江汉平原土地肥沃,沟渠交错,是著名的鱼米之乡。

8、这里河水碧波荡漾,河网交织,加上沿河良田千顷,构成了风景如画的江南鱼米之乡。小河恬美,四季如此。春天,这里花红柳绿,印在河面上,像绚丽多彩的绸缎。

9、临沂市地貌类型多样,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,钟灵毓秀,仪态万方。

10、嘉鱼县虽然只是一个中等县,但地处鱼米之乡,物产丰富,百姓过的还算安宁。

11、秀洲区自然条件优越,土壤肥沃,物产丰富,素有“丝绸之府、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

12、美丽的海滨城市,鱼米之乡石家庄。

13、佛山气候温和,雨量充足,四季如春,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。

14、我的家乡苏州就是鱼米之乡。!

15、富饶的鱼米之乡被鬼子糟踏得满目凄凉。

16、有舟楫之便,有肥美良田,有辽阔河滩,傍近府城,市井繁华;所以,小村富甲一方,既是鱼米之乡,又是砖瓦之乡。

17、在美丽的西子湖畔,欣赏那湖光山色,江山如画的景色时,让人留恋忘返,非常喜爱这景色美丽、富饶的鱼米之乡,难怪古人将苏杭比做人间天堂!

18、爱伊河及其沿线的湖泊湿地是一片片调节自然气候的“绿肺”,密密丛丛数米高的芦苇,宛若江南的鱼米之乡,招来了多种鸟类栖息繁殖。

19、昌黎县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、鱼米之乡、文化之乡、旅游之乡.

20、我的家乡苏州就是鱼米之乡。

21、江南,不仅仅意味着富庶的鱼米之乡,清婉的小桥流水,她更是一种的人文精神。

22、镇兴首饰始创于1996年,公司位于鱼米之乡的梅陇平原.

23、在我大明初开,此地富庶之地,鱼米之乡…

24、我的故乡是一个鱼米之乡。

25、把喜马拉雅山脉炸一个五十公里的缺口,落后的青藏高原,瞬间成为发达的鱼米之乡。

26、故事背景是北宋真宗时期,历史上意义深远的‘澶渊之盟’发生前后,当时举国动荡,四处硝烟,也只江南鱼米之乡稍有宁静。

27、新康乡是望城大众垸的乡镇之一,东临湘江,南邻沩水,历来是鱼米之乡。

28、这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,襟江带湖,鱼米之乡,是兵家必争之地,无论从长远还是从眼前考虑,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这块版图。

29、当年,鱼米之乡的肥饶之地,在人口压力和自然灾害面前变得满目创痍,饥饿的恐慌笼罩在环太湖沿线的城乡。

30、我的故乡太湖之滨,是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。

31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苏州和无锡是“江南鱼米之乡”,山清水秀、是历史文化之都、名人荟萃之地。

32、龙海既是花果鱼米之乡,又是文明卫生之城.

33、我的故乡不但山明水秀,而且土地肥沃,是“鱼米之乡”。

34、盘锦湿地是关东的鱼米之乡,这里有着世界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。

35、杭州、苏州和无锡是“江南鱼米之乡”,山清水秀、是历史文化之都、名人荟萃之地。

36、在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坝心镇,新海资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白宝亮站在枇杷树旁如数家珍。

37、很多光屁股岁月就在海边晒太阳的成年人会认为淡水鱼类过于腥腻,说的是土腥,同样的感觉在鱼米之乡的雅士中也不乏皱眉之徒,令其退避的是海腥味。

38、嘉兴素有“鱼米之乡”、“丝绸之府”之美誉,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。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