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【曾参杀人解释】:比喻流言可畏。近义词:流言可畏
1. 他们这伙人,这次又演出曾参杀人的故伎,企图把水搅浑。
2. 谎言与流言的可怕,犹如曾参杀人。
3. 在非理性思维的指引下,才会出现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杀人谣言。
4. 曾参杀人,积非成是;叶公好龙,似是而非。
5. 这冤怎申,硬叠成曾参杀人。
6. 如果这些没有根据的谣言一再传来,就可能发生曾参杀人的效果。
7. 人告曾子母曰:“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”。
8. 听多了这些有如曾参杀人的谣言,就连平时的伙伴也开始对他產生怀疑。
9. 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。
10. 由于新闻媒体常常未经查证就大报导,所以社会不断上演曾参杀人的闹剧。
11. 由于新闻媒体常常未经查证就大肆报导,所以社会不断上演曾参杀人的闹剧。
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