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一天,杨子的邻居家逃失了一只羊。失主很焦急,请许多亲友去寻找。过了一会儿,他来找杨子请求说:
“先生,我想请您家的仆人帮助我去找羊”
杨子了解情况后,奇怪地说:
“逃失了一只羊,竟要派这么多人去寻找,真是小题大做!”
那邻居苦笑着解释说:“先生您听我说,村子外有几条岔路,人少了是不行的。”
杨子无奈,只好叫仆人帮他去找羊。过了一段时间,邻居及其亲友、杨子的仆人等都来到杨子家。杨子问他们:
“羊找到了没有?”
邻居垂头丧气地表示没有找到。杨子惊奇地问:
“你们这么多人寻找,怎么还会找不到的呢?”
邻居说,
“出村子上了大路后,有几条岔路,岔路中还有岔路。越走远,岔路就越多,简直像蜘蛛网一样。所以即使这么多人寻找,到后来也弄不清楚羊究竟是从哪条岔路上逃走的。”
杨子听后没有说话,但神色严肃起来,并带有忧伤的成分。他的学生不解,问他道:
“先生,一只羊不值多少钱,再说逃走的那只羊也不是先生家的,您为什么要如此忧伤呢?”
杨子听了仍然没有说话,有个学生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位名叫心都子的学者,他解释说:“岔路太多了,所以羊容易逃失。同样的道理,读书人因学说不一致而找不到真理,以致误入歧路,一无收获!”
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