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任兰枝(1677—1746)字香谷,一字随斋,江苏溧阳人,清朝官吏。
康熙五十二年一甲二名进士,榜眼,授编修。雍正元年,命直南书房。累迁内阁学士。五年,与安南定界,偕左副都御史杭奕禄赍诏宣谕,语详杭奕禄传。使还,迁兵部侍郎。命如江西按南昌总兵陈玉章侵饷。调吏部。高宗即位,命充世宗实录总裁。擢礼部尚书,历户、兵、工部,复调礼部。十年,以老致仕。十一年,卒。
喜为诗,律句最工,有《南楼文集诗集》。
任兰枝系康熙五十二年一甲第二名进士,史称榜眼,在溧阳172名进士中位列第三名,溧阳民间流传一则笑话,坊间笑称任兰枝自小好学,坐在马桶上也看书,其嫂子笑话他只会吃饭和拉屎,不会做事干活,任兰枝说,将来我要到京城赶考,我会做大官,问他嫂子,将来我能考个什么官,嫂子说就你这副样子,七品八品是轮不到你的,最多混个一品二品,二十多年后,任兰枝赴京赶考,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,考中进士,位居状元之后,名列榜眼.被授编修,至雍正元年,命值南书房升至内阁学士,至五年,被派去安南定界,回京后,即升兵部侍郎.在朝中巳为一品二品大臣.真应验了嫂子讽刺他的戏话.
而后,任兰枝奉旨赴江西按南昌总兵陈王章侵饷一案,又得雍正嘉奖,调至吏部任侍郎.乾隆即位后,任兰枝负责撰编世宗实录,升礼部尚书,任兰枝是溧阳历史上继史贻直之后,第二个在清朝三位皇帝手下,历任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四部尚书之进士.
任端书(1702~1760?)字晋思,一作进思,号念斋,江南镇江府溧阳县(今无锡)人。清乾隆二年(1737)丁巳恩科于敏中榜进士第三人。即探花.任端书的祖父任文炜,为无锡教谕,遂家无锡。任端书御赐一甲第三人。任端书出身名门,是康熙朝鼎甲第二名榜眼、尚书任兰枝的儿子。父子鼎甲榜眼探花,一时传为佳话。乾隆七年,任会试同考官,两年后,被引见拜谒乾隆帝。不久,任端书回乡丁忧。服满后,任端书也不再回京作官。他住在江南无锡,优游于林中树下。据《(嘉庆)无锡金匮县志》卷三十流寓中记载:任端书“丁父艰归,遂不出,优游林下二十余年。山阴胡天游、天台齐召南极称之。”著有《南屏山人诗集》,《选择天镜》,留传于家。墓在无锡锡山。
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