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全部分类 文学典籍 国学作者 名言名句 字词造句 反义词 近义词 在线反馈
黄人

黄人


[ 近现代 ]

黄人(1866~1913)近代作家﹑批评家。原名振元、震元,后更名人昭,字羡涵,又字慕韩、慕庵,别号江左儒侠、野蛮、蛮、梦闇、梦庵、慕云。中年更名黄人,字摩西。江苏常熟浒浦人。1900年后任东吴大学文学教授,后入南社。博学多才,对文学史研究卓有成效。主编小说期刊《小说林》,所撰《小说林发刊词》、《小说小话》,在晚清小说论著中较有名。善诗词,作品多见于《南社丛刊》中。黄人才华横溢,但言论怪异,举止狂野,与当时苏州的李思慎、沈修、朱锡梁被文坛合称为“苏州四奇人”,后因精神病死于苏州。 ► 黄人的诗词

人物生平

黄人,原名振元、震元,后更名人昭,字羡涵,又字慕韩、慕庵,别号江左儒侠、野蛮、蛮、梦闇、梦庵、慕云。中年更名黄人,字摩西。江苏常熟浒浦人。出身寒素家庭,幼年从师秦鸿文。

光绪七年(1881)中秀才,后乡试屡不举。曾为常熟县衙书吏,于书无所不读,自诗词小说及法律、医药、佛经道藏,莫不深究。凡经史、诗文、方技、音律、遁甲之属能晓其大义。

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与庞树柏等人于苏州组织“三千剑气文社”。

次年,任东吴大学首任中国文学教习。在校纵谈晚明史乘;并慕明末黄姓志士淳耀(陶庵)、宗羲(梨洲)、道周(石斋)、周星(九烟)之为人,把名字改为“黄人”,名其书斋曰“揖陶梦梨拜石耕烟之室”。章太炎来校讲学,常过从。黄人在生活中不修边幅,不栉不浴,发出一种很难闻的怪气,教室中前三排学生都不敢坐。可是他上课时,滔滔汩汩,趣味横生,特具吸引力,来听课者络绎不绝,学生们遂纷纷带了香料解秽。

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参与曾朴经营的小说林书社的创办。

三十三年,主编《小说林》杂志。

宣统元年(1909),南社在苏州成立,黄人即偕“三千剑气文社”社员参加。

三年与王均卿创国学扶轮社于上海,刊行为清廷所禁之诗文集,颇多海内珍秘之本。

又编纂《普通百科新大辞典》,与沈粹芬合辑《国朝文汇》(《清文汇》)200卷,“存录一千余家,为文一万余首,不名一家,不拘一格”。采入为清廷禁止的若干作品。

曾翻译《哑旅行》、《大复仇》、《银山女王》、《大狱记》等书。

南京光复,孙中山回国,黄人兴奋地欲乘车去南京,至苏州火车站忽足疾发作,大哭而归。不久因愤懑国事,狂疾大作,终日笑骂无常。家人送苏州齐门外疯人院求治无效,于民国二年(1913)农历六月十六日以狂疾卒,终年48岁。临死前,将平生所蓄珍本书籍以及手边稿件完全撕毁,故而他的藏书,留稿存世甚少,造成邑里“常熟市图书馆”20余万册馆藏古籍中,竟未见黄摩西藏书,这不失为学林一大损失。

卒后归葬常熟浒浦乡间。

文学成就

黄人博学多能,行为奇特,素有奇人之称。他自述曾经“朝饮獐血,夜骋燕脂,无一日亲文史,而倚马横槊,动辄成帙,随手弃去”(《蛮语摭残》)。吴梅称赞他“凡经史、诗文、方技、音律、遁甲之术,辄能晓其大概,故其为文,不屑于绳尺而光焰万丈”(《血飞花传奇序》跋语)。翁同龢称其:“才高学博,後生可造材也。”他不但精通文史,而且博通各种自然科学,所编《百科新大辞典》一书,论述大都正确。

黄人的诗集名《石陶梨烟阁诗》,未刊,现藏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。《摩西词》为张鸿印行,其中多为和龚自珍、张惠言、蒋敦复之作。他的小说理论和有关小说史的著作有一定的意义。《小说林发刊词》批评鄙视小说与神化小说两种倾向,认为小说只是文学中倾向于美的一种。《小说小话》认为描写人物最忌搀入作者的论断,应当如镜中取影,其美丑让读者自行判断;又认为小说作者应当博览群书,广通世务。它是近代中国较早的具有小说史性质的著作,其中关于古代小说的书目评介部分,曾被鲁迅全部录入《小说旧闻钞》。他的《中国文学史》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史著作,根据真、美、善原则提出了若干新见。如认为文学是美的一部分,但离开了真与善,就会流于偏颇与亵读;文学具有审美与求诚明善的作用;文学史应当研究文学的源流和文学种类的正变沿革,它可以启发人们的爱国的感情等。

黄人著有《中国文学史》,共29册,170万字。全书分总论、略论。文学的种类以及分论四大部分。钱仲联在《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家黄人》一文中评价该书是我国自有文学史以来,第一部空前的巨制,至今还没有出现同样数量的大佚。该书论述,“从语言结绳图画音韵而有文字,从文字而有文学金石学韵学小学美术之类,从文字肇始以至于极盛时代、华离时代,无所不详。”

猜你喜欢
浣溪沙·酒醒香销愁不胜

酒醒香销愁不胜,如何更向落花行。去年高摘斗轻盈。

夜雨几番销瘦了,繁华如梦总无凭。人间何处问多情。

水仙子·次韵

蝇头老子五千言,鹤背扬州十万钱。白云两袖吟魂健,赋庄生《秋水》篇,布袍宽风月无边。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。
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·其六

正是行人肠断时,子规得得向人啼。

若能泪得居人脸,始信春愁总为伊。

临江仙·长记碧纱窗外语

长记碧纱窗外语,秋风吹送归鸦。片帆从此寄尺涯。一灯新睡觉,思梦月初斜。

便是欲归归未得,不如燕子还家。春云春水带轻霞。画船人似月,细雨落杨花。

木假山记
宋代苏洵

  木之生,或蘖而殇,或拱而夭;幸而至于任为栋梁,则伐;不幸而为风之所拔,水之所漂,或破折或腐;幸而得不破折不腐,则为人之所材,而有斧斤之患。其最幸者,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,不知其几百年,而其激射啮食之馀,或仿佛于山者,则为好事者取去,强之以为山,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。而荒江之濆,如此者几何,不为好事者所见,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,何可胜数?则其最幸者之中,又有不幸者焉。

  予家有三峰。予每思之,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。且其孽而不殇,拱而不夭,任为栋梁而不伐;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,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,以及于斧斤之,出于湍沙之间,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,而后得至乎此,则其理似不偶然也。

  然予之爱之,则非徒爱其似山,而又有所感焉;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。予见中峰,魁岸踞肆,意气端重,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。二峰者,庄栗刻削,凛乎不可犯,虽其势服于中峰,而岌然决无阿附意。吁!其可敬也夫!其可以有所感也夫!

天竺中秋

江楼无烛露凄清,风动琅玕笑语明。

一夜桂花何处落,月中空有轴帘声。

送高三十五书记
唐代杜甫

崆峒小麦熟,且愿休王师!

请公问主将:焉用穷荒为?

饥鹰未饱肉,侧翅随人飞。

高生跨鞍马,有似幽并儿。

脱身簿尉中,始与捶楚辞。

借问今何官?触热向武威?

答云一书记,所愧国士知。

人实不易知,更须慎其仪!

十年出幕府,自可持军麾。

此行既特达,足以慰所思。

男儿功名遂,亦在老大时。

常恨结欢浅,各在天一涯;

又如参与商,惨惨中肠悲。

惊风吹鸿鹄,不得相追随,

黄尘翳沙漠,念子何当归。

边城有馀力,早寄从军诗!

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

园僻青春深,衣寒积雨阙。

中宵酒力散,卧对满窗月。

旁观万象寂,远听群动绝。

只疑玉壶冰,未足比明洁。

征夫
唐代杜甫

十室几人在?千山空自多!

路衢惟见哭,城市不闻歌。

漂梗无安地,衔枚有荷戈。

官军未通蜀,吾道竟如何?

菩萨蛮·过张见阳山居赋赠

车尘马迹纷如织,羡君筑处真幽僻。柿叶一林红,萧萧四面风。

功名应看镜,明月秋河影。安得此山间,与君高卧闲。

古诗词
诗人合称
©国学涯 皖ICP备2024062576号